今年节假日期间,“文博热”持续升温,各地博物馆每日开馆前的队伍大排长龙,望不到尽头;不少博物馆提前一周便开放的门票预约,开票即售空,黄牛票也被炒上天价……
从二十年前的门可罗雀,到今日的门庭若市,博物馆的发展旅程究竟经历了什么?人们为什么开始热衷于去参观博物馆?又该如何去认真地参观博物馆?
文博为何越来越热
@阿飞负传:记得以前国内博物馆很冷清的,只有文化、历史爱好者会去。为什么现在看展变成一件很流行的事情了?
一森:作为90后的博物馆人,我也很感触于现在参观博物馆以及看展的流行,回顾来看这其实更像是一个厚积薄发的结果:
从博物馆角度出发,2008年起,国有博物馆陆续向公众免费开放,国家文物局启动了博物馆评估定级工作,鼓励制度创新,文创、媒体等部门陆续在博物馆内出现。在此之前,博物馆就像一个孤岛,普遍只有陈列、保管和宣传三个职能部门。
其次,博物馆因其作为城市地标建筑在城市复苏、新城建设中表现出的潜力(古根海姆效应)也逐渐被应用在国内的城市规划中。越来越多建筑更壮观,参观条件更好博物馆的出现无疑也拉近了博物馆与大家的距离。
2021年5月,《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颁发,博物院在文化旅游,国际交流等领域扮演的角色越来越被重视。例如“博物馆里的显眼包”等话题一度成为了社交媒体的热门话题。
从观众角度出发,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对于文化服务需求的增长似乎是一种必然,而博物馆的发展则适时地填补了这种需求的空白。
@chalk:爱买文创周边,冰箱贴,帆布袋,算是种怎样的心理?
李翔:喜欢周边可能是因为周边做得真的很不错。从收藏行为来说或许你在通过物品来构建一段记忆。或者也可能就是单纯的喜欢,为什么不呢?
在20世纪,最初的博物馆人曾经做过一些让博物馆产品更具吸引力的尝试。有感于商店通过利用美学呈现和消费者心理来销售产品,博物馆工作人员也逐渐意识到他们也可以从商业活动中借鉴一些东西。
纽瓦克博物馆的创始人达纳一直都是博物馆商业化的坚定推动者,他也是最早预示百货公司等商业机构对博物馆影响的人之一,尽管他的观点在当时看来充满了争议:“一家一流的百货公司可能比现在的任何一家博物馆看起来更像是一家好的艺术博物馆。”达纳跨时代的提出了自己对“好的艺术”见解:艺术并不局限于美术馆中陈列的内容,而是可以被任何有兴趣和智慧的人从任何存在颜色、形式、线条和明暗的地方找到,其中就包括纽约的百货公司橱窗。数百万购物者通过精心装饰的橱窗不知不觉间接受了艺术、设计与和谐色彩的“审美课程”,同时构建了自己的审美体系。
回到今天,我们习惯了逛展览收获一些心仪的周边,也是因为曾经的博物馆人开拓了有关市场化的大胆尝试,让我们可以拥抱不断变化的美学设计。当周边的设计具有吸引力时,我们才会更想要拥有。
博物馆欢乐游
@Margaret:不想走马观花一样地逛博物馆,去之前应该做些啥准备呢?
李翔:不想只是走马观花的看一场展览,建议看展之前去相关主页平台看一下展览的简介,先了解一下自己对哪些作品或者展馆建筑感兴趣。观展当天要休息好,穿舒服的鞋子,因为看展也是个体力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观展时可以先从感兴趣的部分开始,把最好的精力放在最感兴趣的事物上,然后再看整个展览。
个人认为,观展重要的是我们与展品之间的关系,所以要用心去感受作品带来的感觉,以自己的个人视角去感受作品。然后再看展签和扫二维码查看关于作品的介绍,作为对作品创作背景和信息的了解。
如果你已经对作品有一些见解,可以看看整个展览的策展思路,这件作品在整个展览中是如何呈现的。如果观展后还有兴趣,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文章来探索更多相关内容。希望你观展愉快。
@ontheroad9898:如果不小心打破了展品,游客需要赔偿吗?
一森:如果发生展品被游客打碎的情况,游客最有可能面临的是“追责”——先由有关部门判定责任归属,再就具体情况承担相应后果(当然,如果是无意且博物馆确实没有做到很好的保护,游客也很可能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
至于展品本身,其摆放的安全性是展陈设计上非常重要的一环,博物馆会根据展品的性质给予不同的保护,一般贵重、易损坏的展品也不会使其直接与游客发生接触,例如英国国家美术馆屡次遭人泼洒罐头的梵高的《向日葵》便是依靠防护玻璃才得以保全。
与此同时,许多博物馆也都会为展品购买保险,保险公司也会根据展品价值、展陈的不同情况提供不同的方案。如果展品真的发生意外,保险公司也会为其支付相应的维修费用。(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