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8日是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其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正像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指出的,博物馆拥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数字化与可及性创新的力量,以及通过教育进行社区建设的力量。
博物馆为何能改变我们的世界、进而激发我们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博物馆在哪些方面影响了我们?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部分文博相关工作者。
博物馆让人们的幸福感不断增强
如今,博物馆已经成为新晋“网红”,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去年五一期间,全国多个博物馆“一票难求”,不少网友表示自己定闹钟甚至“凌晨蹲守”,只为抢票成功。博物馆的重量级展览为何越来越多?人们对于博物馆为何如此热情?这首先要归功于近年来国家对于博物馆的相关政策支持。
中共十八大以来,博物馆免费开放深入推进,文物保护能力日益加强,公共服务效能显著提升,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数据,“十三五”期间,全国博物馆数量由4692家增至5788家,平均每两天就有一家博物馆建成开放;博物馆年度参观人数由7亿人次增长至12亿人次,平均每年增加1亿人次;未成年人观众数量由每年2.2亿人次增长至2.9亿人次。博物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持续显现,给人民群众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已经成为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美育教育和艺术消费日益走进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参观博物馆的观众结构也日益多元化。知名博物馆成为人们旅游的必去之处,每年有超过10亿人次走进博物馆、美术馆,艺术和设计越来越多地走进家庭、商场、宾馆、社区、医院、企业等,我们可以切身感受到艺术的生活化与生活的艺术化。
民革党员、中国国家博物馆策展人罗翔向记者表示:“虽然最近两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博物馆的日常工作受到一定影响,但是人们对于博物馆的兴趣和热情始终不变。”他表示,博物馆应该思考怎样用更丰富的形式、通过更多元时尚的手段来策划和呈现更多题材的展览、展示更多的研究成果,在保护好文物的同时,还原文物更真实的历史环境,讲述更生动的历史故事,展现更辉煌的中华文明。
文创产品推动观众与文物互动
如今,除了亲自前往博物馆以外,人们与文物的互动方式更加丰富了。随着这几年文创大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文创产品将文物元素融入我们生活中的日用品。比如近两年各地博物馆纷纷推出的“文物雪糕”、北京故宫推出的朝珠耳机、河南博物院推出的“考古盲盒”、陕西历史博物馆推出的玉玺交通卡、苏州博物馆以文徵明为主题元素设计的衡山杯……不仅仅是制作精美可供观赏使用的物品,新颖精致的文物周边产品与服务,也代表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这些无疑是博物馆“活起来”的体现。这些文物以一种更加鲜活的方式走出博物馆,让人们得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五千年悠久文化的洗礼。
近年来,凭借创意“圈粉”年轻人的文创佳作不在少数,不少博物馆积极与IP代理方、潮玩公司、设计师团队等寻求合作,努力让文创产品撕掉旅游纪念品的标签。青年设计师曹宇哲曾参与设计开发三星堆“祈福神官”系列盲盒等文创产品,将文物与年轻人喜欢的产品类型巧妙结合起来。
由于文物背后的文化价值、文化理念和文化核心千百年来不变,所以在以文物为主题进行文创产品的创作时,需要对文物进行二次创作。“比如三星堆‘祈福神官’系列盲盒,这样一套公仔形象是基于三星堆的文物进行的二次创作。我们给它命名了一个主题——‘祈福神官’。我们知道三星堆文明是以祭祀文化为主,而在我们生活的时代,祭祀变成了每天许愿、祈福的形式。通过二次创作可以拉近冰冷的文物与人的关联,使之与消费者产生情感上的连接。”曹宇哲说。
在某文旅(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文创负责人孔令志看来,国内的文创产品还需不断创新,才能让承载优秀中华文化的产品走出国门。目前国内的文创产品结合了博物馆的主题和文化元素,对国内的市场来说还很新鲜,但在国外已经屡见不鲜。就创作者而言,需要对这些文创产品再进行形式上的创新,不拘泥于目前市面上看到的文创形式,需要提供更多的创意思路,开发新的产品形式。
此外,孔令志认为,博物馆藏品的数字化采集与原始素材共享也成为推出文创产品的关键所在。国外有很多博物馆将馆内的藏品进行数字化采集,并把这些原始的素材通过官方平台免费供大众观赏、下载和使用。文物创意的源头是文物,如果文物单位之间能建立起相关资源平台,对博物馆文物的数字化采集及知识产权进行共享,将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博物馆的文化影响力。
“云游”博物馆成为新常态
目前,借助于数字化技术及互联网工具,许多文物都“移步”线上,让人耳目一新,如动态的莫高窟壁画、动起来的清明上河图等。新颖的呈现方式赋予了文物新生命,拉近了文物与观众的距离。如今,博物馆已经跨越了线上工作的初级阶段,开始在线上内容策划和项目运营方面创造出更多形式。
以国内文博系统的“领头羊”故宫博物院为例。面对网络化和数字化的时代大潮,故宫博物院一直大力发展“数字故宫”和“在线展览”。故宫博物院展览部主任张光耀表示:“将来,我们不但会让正在举办的展览上线,而且还会把以往优秀的展览也通过数字化来输出。故宫博物院一直把观众观展的体验作为重要的考量标准,但由于参观人太多,现场观看难免顾此失彼,利用网络就能有所补充。线上还可以仔细、反复品读文物。”
由于近两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云看展”直播活动也在今年掀起热潮。1月25日,“何以中国”《国家宝藏》文物特展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开展,然而无数观众却感慨“预约太不容易”。4月18日,央视新闻开启了“何以中国”文物特展特别直播,带领天南海北的网友“云看展”。据悉,长达四个小时的直播在央视新闻各平台实时总观看量超1045.6万,触达量超8200万。
除了公立博物馆,不少私立博物馆、美术馆、艺术机构以及艺术类App也在线上云端不断发力。今年5月15日至22日,由在艺App发起的“云端博物馆直播周”项目即将开启,该项目将携手国内外博物馆和美术馆,为公众直播讲解博物馆文化与艺术,让博物馆文化变得鲜活、有趣,富有时代魅力。此前,在艺App曾于2020年的国际博物馆日发起并主办“首届·云端博物馆周”项目,联合国内外30余座城市100多家博物馆、美术馆打造出“百馆直播季”。
总之,自疫情发生以来,各个博物馆都在发挥特长、积极开拓新的可能。虚拟展览、直播和远程艺术教育等产品,既展示出博物馆的研发成果,又给每个热爱文物、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带来温暖和慰藉。(记者 刚罡)
来源:团结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