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以旅游的方式来缓解压力和认识世界,遗产型风景名胜区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人们的选择之一。但目前,在我国大多数风景胜地景观设计中最为普遍的设计方式是视觉上的设计,听觉上的设计往往被忽略了。“听”作为人类认识世界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之一,应当在景观设计方式中引起重视。由于遗产型风景名胜区占有的特殊地位,对其进行听觉上的景观规划和设计更是凸显人文、加深历史氛围,具有锦上添花的作用,如何设计、营造良好的遗产型风景名胜区声景观,使其更好的保留、传承,不仅直接提升了遗产型风景名胜区的景观价值,更是景观设计的再创新。与传统声音研究不同,声景观是一门多学科交融的新领域,基于声音生态学的角度从人、声音、环境三个方面和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来研究声景观。由于不同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背景等因素,即使是同类型的声音,不同的人产生也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心理感受。声音自身频率、响度、种类多样性等因素,环境中的空间、动植物等要素和人的心理、人所在的场所及场所氛围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对这些关系进行可视化处理能确立出该场所的声景分布特点,从而对此进行声景观设计。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以旅游的方式来缓解压力和更全面的认识世界、提升精神文化素养,与此同时,人们对旅游景区的环境要求也逐步升高。而目前我国遗产型风景名胜区的建设普遍存在功能单一、游览单调等问题,影响游览体验与景区形象,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养分需要。遗产型风景名胜区既要兼顾保护遗产不被破坏又要做到开放让人们共享,使其更能够被人们充分了解,也使遗产文明继续发扬光大,这就对遗产型风景名胜区的景观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诗曰:“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古代诗词中所描绘的景观犹如一幅画卷在我们眼前铺开,景观、声音与人的感受都在字里行间体现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大自然的改造越来越科学化,但现代景观仍然可以借鉴古代诗词、山水画中的元素来传承我国文明和进行景观创新。当前,我国的景观设计大多仍以视觉设计为主,少有将听觉等其他感官体验结合,而工业化声响环境充斥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因此我国对于声景观的设计仍是以噪声防控为主。目前我国有两部与环境噪声相关的法律法规,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但从多方面思考,声音不仅仅只有噪声,保护的措施也并不只有噪声防控,如何将声音元素运用在设计中,并使其能够更大程度的发挥声音的美妙效果,让人——环境——声音三要素有机结合,让人的感官体验更加丰富,使设计更多元化,成为值得学者探讨和研究的科学问题。麦积山核心景区作为遗产型石窟壁画类风景名胜区,在艺术、佛教、文化等方面占有不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在前人的研究中,对麦积山的景观规划设计仅局限在视觉方面。在人的五感中,听觉对人认识事物的重要性绝不亚于视觉,因此,如何在声音领域开拓性发展、声景结合一体化,加深游客对麦积山核心景区的认识和印象是设计师值得深思的问题。在此背景基础上,本文研究基于声音生态学、环境心理学理论以麦积山核心景区为研究对象,对其声景观进行评价并提出符合其发展的优化策略,以期为同类型的声景观设计提供借鉴。
公共空间本身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是不同人群进行交流活动、休闲游憩的重要场所。遗产型风景名胜区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空间,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在满足人们休闲游憩的基础上,对遗产型景区的景观进行深入设计对发扬中华文化、延续中国文明以及开拓景观设计思维也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国家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前提下,公共环境建设需要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有一类特殊人群同样对信息具有强烈的需要——视障人群,但又不能通过视觉观赏景观,对他们来说,声景观无疑会是一种福报。当前,景观规划设计大部分局限在视觉设计基础上,很少有听觉上的设计,使得遗产型风景名胜区的文化景观并不能被全面、多方位的表达,无法满足人们对历史的认知渴望。因此,本文以天水麦积山核心景区的声景观为研究对象,对麦积山核心景区客观声环境物理数据、声景观现状和主观问卷调查进行分析,结合主观和客观的研究结果对其声景观质量进行评价,并提出适宜可行的声景观优化建议,以期为以后同类型的遗产型风景名胜区声景观设计提供必要的参考。
从理论角度来说,目前我国声景观研究不够完善,景观设计大多是以视觉效果为主要考虑因素,而人类生活的维度决定了人们不可能只是“看”身边的事物,“听”也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千百年来,现代文明高速发展,电子器械、工业器械、汽车、飞机等发明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生活条件和方式,但在人们追求快速享受便利的同时,淹没了曾经悦耳的、平和的声音。我们所创造的便利是以噪声为代价的,城市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人们对提及的城市声音印象更为模糊。法国的CSTB实验室在研究怎样让声音环境更好地在城市规划设计理念中呈现,并提出“声音空间”、“声音意象”等重要声景观术语。噪音对人们的危害是悄无声息、潜移默化的,人们必须要认识到声音的重要性。加拿大作曲家、生态学家R.MurraySchafer曾因此警告:“噪声是使我们不愿意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声音。”人类对大自然有着原始依恋,如何利用自然元素来掩蔽甚至消除噪声,在空间中营造宜人的声环境,使人们在现代文明中与大自然仍能够有机联系,这对我们人类的生存以及现代文明继续良性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也为声景观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多可参考依据。从现实角度来说,天水麦积山核心景区是以麦积山石窟为重点保护和发展旅游的景区。麦积山石窟享有“东方雕塑馆”的美誉,是我国四大名窟之一,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研究意义的遗产型风景名胜区。麦积山核心景区资源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不论是森林植被、地质还是佛教、壁画等都具有重要保护和研究价值。在这样重要的地位背景下,探索、优化其声景观营建方式对于景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既加深了人们对该景区的声音印象,也促进了历史、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国外研究现状
20世纪60年代末,加拿大作曲家及生态学家穆雷·谢弗(R,MurraySchafer)在声音生态学范畴提出声景这一概念,同时提出能成为声景的声音所应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声音基调、声音信号、声音坐标。谢弗还创立了WSP团队,出版了《EuropeanSoundDiary》和《FiveVillageSoundscape》并将声景这一思想传到了欧洲。巴里·托阿克斯(BarryTraux)根据应用领域不同,把声景分为两类:一类是低端声景(Hi-fiSoundscape)——控制噪声和声音环境改善,另一类是高端声景(Lo-fiSoundscape)——具有音乐性和文化生态及人文特征的声音材料,它强调了声景除物理声学外拥有的历史、地理、人文艺术内涵。美国对于声景观更侧重于自然生态声景观的保护。美国生态学家戈登·汉普顿撰写了《一平方英寸的寂静》一书,记述了在他奥林匹克国家公园中录制的濒危原始声境,强调了寂静的重要性,书中用各种拟声词来描绘不同类型的动物发出的声音,并测出不同声源发出声音的声压值。作者的初衷是以守住一平方英寸的寂静来扩大影响,避免人为创造的噪声破坏了它,他用心灵去感受蝴蝶扇动翅膀、涨潮的海浪、丛林中奔走的麋鹿等声音,作者希望读者能够重视原始声音和寂静,聆听之中人的灵魂与大自然契合并得到升华。英国BritishColumbiaSocietyAct机构下注册的非盈利的组织RighttoQuietSociety是以声景为指导思想开展了众多活动,主要宗旨是为了减少噪声污染,维护地球上其他生物的生态环境,享受身边最自然的声音,主要措施均是从控制噪声方面开展的,范围较广,包括交通、机械、产生噪声的各个场所等。日本的鸟越子教授翻译了穆雷谢弗的《FiveVillageSoundscape》,声景探究工作由此获得迅速发展。日本对本国内100处值得保护的声音进行了评选并在各地开展了宣传活动。岩宫真一郎撰写了《声音生态学》一书,对声景进行了探究,促进了日本声景研究的发展。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早在明代便有对于声景观的记录。在古典园林设计中,造园家经常在题词与造景中将视听结合,重视园林意境美,“雨打芭蕉”、“留听阁”、“万壑松风”“翠玲珑”等通过文字还原了不同气候因子作用下的景象和声音,即使在天气晴朗的时候观赏,也会给人以无限联想,犹如身临其境。“Soundscape”这一词在传入台湾时被译成“音景”,因此最初台湾学者对其主要是从音景的方面研究来城市之音的。新竹市也模仿日本对声景观的评选活动,选举出了“新竹市十大音景”。清华大学研究生李国棋,他在日本留学期间,在导师岩宫真一郎的指导下做过关于“Soundscape”的研究,之后回国便申请创立了声景观这一课题。他所撰写的《声景研究与声景设计》中,详细讲述了人、声音和环境的关系,声景领域所涉及的学科,与传统研究建筑声环境学等的区别,他还对居住小区、校园、广场三个不同场所的声景观进行了探讨,研究了古典小说著作《红楼梦》中的声景观并与现代文明做出了对比。在他的传播和影响之下,内陆地区开始了对声景观方面的研究。浙江大学的葛坚、卜菁华提出将声景观引入景观设计中,以日本佐贺市森林公园为例子,对城市公园的声景观设计阶段及方法做出了探讨。葛坚、陆江、郭宏峰、李辉对游客在日本佐贺森林公园声景观进行了问卷调查,应用聚类分析法和AHP法对佐贺森林公园进行声景观分区和声景要素构成重要度评价,同时对嵊州艇湖水城景观进行了声景观设计,得出结合设计对象的特性选定声景观构成要素,正负设计和与功能分区相协调的声景观分区的理念。扈军、葛坚、王觅分析了城市公园声景、声景要素和标识声在昼夜、四季变化上等时间维度上的变化,采取网格法进行现场测量,用GIS软件绘制了声景分区得出声景漫步路线。
张秦英、胡杨从绿地植物群落结构的角度研究植物降噪以及对声景的优化功能。崔志华、杨昕雨对南京市中山陵景区核心区域的声景观进行主观问卷调查和建立声景观声舒适度模型,应用GIS绘制出研究对象的声景分布图,并作出了相关声景观分区规划。田方、李明阳等采用GIS的方法,对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声景观空间趋势面和地理加权回归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声景观协调度与地形、森林蓄积量高低、居民点以及道路等因素有关。同时给出了根据区域定位、功能等选定声景构成要素,尽可能维持自然声景观体系,有选择的增添有特色的声音等的建议。洪昕晨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声景观资源进行调查和统计,应用相关统计学方法预选指标和构建声景观评价体系,并用模糊评价法评价结果。为森林公园的可声景观评价方式和声景资源情况提供了参考方向。仇梦嫄基于历史文化认知和游客体验,在地理学、心理学、符号学等基础上,建立了声景与视像景观的耦合模型,对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声景观现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同类型的旅游文化景区的优化建议。李文竹通过文献查阅和案例对比分析综述了声景观研究的相关资料,涵盖了物理、心理、文化和景观各方面的概念界定,通过国外案例与西安市永宁西苑公园永宁朱雀路段声景观的对比,得出了声景观元素在不同城市中形成的必要性差异性条件。综上所述,我国对声景观的研究范围包含了历史旅游文化景区,城市公园,广场,森林公园等各方面,采用实地调查,主观问卷调查,聚类分析法,GIS软件绘制声景观分区图,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视听耦合模型等研究方法。研究范围之广,方法之多,基于此,课题组选取麦积山核心景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种科学方法来评价麦积山核心景区的声景观质量。
声音生态学
由于学科间的交叉互通,生态学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之间衍生出景观生态学等学科,声音生态学也应视为生态学与声学衍生出的一个学科分支。声音生态学(AcousticEcology)较早由R.MurraySchafer提出,声景观(Soundscape)这一术语便是在声音生态学中出现的,起初是用于城乡和自然环境中具有文化意义和审美意义的值得欣赏的声音。随着声音生态学学科的推广和研究队伍的不断壮大,声景理论越来越趋向成熟,保护人士呼吁留住身边具有文化或审美意义的声音,研究者认为除视觉外,听觉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和参与景观的行为活动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于是有了保护声景的活动和声景观规划设计的思考,比如日本的100处值得保护的声音和国内外学者对不同地域空间声景观设计的研究。试想,若是没有了声音,我们游赏公园也会缺乏乐趣,好似在看一部无声电影。基于人的五感体验,声景将成为未来景观规划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众所周知,声音是由声源产生由介质传播的。在不同的介质下,声音的传播速度会有差异,人耳可听声的频率为20Hz—20kHz,声音可以通过混合叠加来加强或抵消,我们所能听见的自然界的声音基本都是复音等,这些理论描述的都是是声音的基本物理属性。然而声音生态学(AcousticEcology)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研究声音本身,由于其本身具有的学科交叉的属性,声音生态学更在于研究声音、人、环境三者之间的耦合性关系,以及更深层的挖掘声音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人对声音与环境交互作用下的感性认知。
2.1.2 声景观
(1)声景观的概念声景观(Soundscape)是声音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声景观(Soundscape)是一个合成的词语,它是由景观(Landscape)推衍而来的,被翻译为“声音景观”、“声音风景”等,简称“声景”或“声景观”。声音——人,人——环境,声音——环境三者相互影响:由于不同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背景等因素,即使是同类型的声音,不同的人产生也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心理感受。人的行为活动和自然活动产生的声音、人对环境的干预和人在环境中的行为以及感受、声音和环境之间相互烘托或干扰对人的心理产生的影响等之间的复杂关系是声景观研究的主要任务,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研究将能帮助设计师更完善的解读所需的功能空间,也能为人们带来更美的感受。声景观涉及到环境心理学、人居环境学、文化地理学、景观生态学、物理学、生物声学等多种学科,对声景的研究要通过学科交叉才能完成。在更深层面上,声音生态学涵盖了文化和美学理论,以声音为导向延续历史文化脉络,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文明,以审美理念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例如,守夜人每日敲击钟塔的声音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人们心中的经典和城市的象征之作,保留、应用这种被人们忽略、遗忘的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美丽的声音是丰富城市开放空间和其他公共空间的重要手段。(2)声景观中声音的分类不同的划分方式可将声音划分为不同的类型。①谢弗根据不同声音的性质,将声音分为背景音、信号音和标志音三类。背景音也称为基调音,是指在某一场所中作为背景而呈现的声音。信号音在声场环境中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具有提示、预警等重要作用,它与背景音相对而存在。标志音是能够代表某一场所所具有的独特特性的声音,是人们提及该场所便会联想到的声音,标志音可作为场所的意向声。
②声景观根据声源类型不同可分为:自然声、人工声、生活声。自然声是指自然界发出的不受人工干预的声音,如虫、鸟、风、雨、溪流、雷电、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人工声指人在活动中使用设备产生的声音,包括车声、机械声、施工声、广播声、电子通讯设备声等。生活声是指人在产生生活活动时发出的声音,如交谈声、扫地声、健身声等。③声音根据人耳接受的程度可分为悦耳的声音、较为动听的、平和的声音、噪音等各个层次。此种分类方式与与声音的音色、响度、接收声音信号的人的心理活动有关。音色好的声音会得到人们的喜欢,音色差的声音会引起人的反感。声音响度是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程度响度也会影响人对声音的好感度,响度的大小与场所的性质有关,在一定场合下过于“响亮”的声音更容易成为使人烦躁的噪声。受人的生活环境、心理素质和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影响,不同的人对同一声音的评价不同,好感度不同。④声景观根据声音要素的不同可以分为正面声景观要素和负面声景观要素。据前人调查,在森林声景观中,鸟叫、轻柔的风声雨声、水声、树叶声、动物声等自然声音,民俗声、游憩声等人工活动声为正面景观要素,施工声、人工噪声、雷电声、狂风暴雨声、乌鸦声等刺耳或对人心理有不好的暗示作用的声音为负面声景要素。有学者提出根据声景要素的不同类型,可从三个方面对公共空间进行声景优化设计:正向设计、负向设计、零设计。正向设计是加强人们好感度较强的声音,负向设计是消除、掩蔽人们所不喜欢的噪声,零设计是对与人们无感的声音则保持现状。
麦积山核心景区声景观现状
麦积山形状如“麦垛”,故得麦积之名。其核心景区的雨季多在7月~9月,雨过天晴会形成著名的“麦积烟雨”景观。景区以山地为主形成良好的山地景观,动物、植物资源类型丰富,植被茂密,覆盖在山上、坡地以及道路两侧形成森林生态系统,是优质的“天然氧吧”。人工开发程度仅限于为数不多的周边村落、车行道路、景点开发管理区。由于受这些建成环境的影响程度较小,麦积山核心景区尚处于较为原始的状态,人为干预较少作为闻名于众的“四大石窟”之一,麦积山石窟景区吸引了不少游客、朝圣者、科研人员前来游赏和研究。然而麦积山核心景区现状与其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并不匹配。麦积山石窟入口处车行道和人行道并没有较大的区分,入口仅有景观置石标识此处为石窟入口。游客在前往石窟入口广场的岔路口处,游客盥洗室方向延伸出一条三级园路,被当地人称为“麦积山石窟全景最佳拍摄点”,然而场地过小且基础设施摆放杂乱,导致游客在拍摄、观赏麦积山石窟全景时拥堵,等待拍摄又浪费游览时间。由于景区路线过于单一,沿途只有敬香台、占道经营和售卖麦积山石窟文化衍生物以及摄影的商贩,游客沿着该线路一直爬到上窟的检票入口广场也只有几个树荫下的长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