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针对传统参观的薄弱环节,数字技术愈来愈多介入参观过程,经历了从传统参观到数字博物馆再到移动数字博物馆的过程。
(1)从传统参观到数字博物馆
博物馆参观是参观者和博物馆馆藏信息、环境信息互动的过程,并且在一定的参观线路下将各个环节串联成一个整体。传统参观过程是在地图和导示牌的指引下,到每个场馆参观建筑内外环境和馆藏文物,在了解文化信息的基础下达到文化教育或者文化品位的目的。关键环节是信息的传达,高效的信息传达满足用户的实际信息需求,体验良好的传达互动方式满足用户文化品位的情感需求。传统参观过程的问题就在于信息传达的效率性和体验性,参观前信息获取不完善;参观环境和文物时,文化讲解方式最常见的是图文版,长时间的参观,单调的信息形式易产生用户体验疲劳;贯穿参观过程的路线指示问题最大,导览地图和指示牌不能根据用户的需求和情景反馈需要的信息,不能达到参观路线规划的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参观前后过程已不能满足参观者的需求,新的信息展现形式介入导博物馆的参观过程,主要是参观前文化了解环节、地图导示环节、文化讲解环节。参观前的文化了解往往是基于网页的的形式,最常见的是博物馆官网;导示最常见的数字形式是基于固定屏幕的数字地图,展示地图、参观路线、所在位置信息;多种数字媒体装置介入文化展示和文化解读,如屏幕、互动装置等,这些在广义上都是数字博物馆的范畴。
博物馆的定义是什么,这个问题目前没有明确的界定。数字博物馆自20世纪末出现后,早期的目的主要处于博物馆信息数字化流程的前部,即信息数字化采集、保存,因此,社会对于数字博物馆的普遍认知是“以采集、保护、管理和利用人类文化、自然遗产信息资源为目的,建立的信息网络服务体系”,随着博物“教育、欣赏”的社会功能放大化,和展示技术的成熟,数字博物馆也从“数字化采集、保存”转向“向社会展示、服务”,“把普通博物馆的收藏、陈列、教育等功能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本文站在参观者的立场,从数字手段介入参观的过程环节界定数字博物馆研究范畴,“数字博物馆介入参观前后过程”就是以数字手段辅助博物馆参观前后过程,基于数字媒介的反馈性、动态性、多样性等特性提升博物馆传统参观路线、文化解读、馆藏环境展示等环节的信息传达效率和体验。
(2)数字博物馆移动化趋势
《博物馆发展趋势报告》显示,参观者越来越希望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学习,利用便捷的移动端辅助自己参观。这是人们日益增长的信息文化需求和传统的数字博物馆并没有彻底解决用户参观前后获取信息的痛点之间的矛盾:博物馆网页单纯的图文信息让参观者没有深入了解的兴趣、数字地图并不能实时反馈需要的路线、文化解读不能随时随地根据参观情况而展现。技术上,移动设备展现信息的移动性、实时性、高互动性、反馈性、多样性、网络性等诸多特性也推动了其介入参观的前后过程,互联网的传播技术,让移动数字设备辅助参观可行性大大增强。文化传播上,在新的文化创新环境下,博物馆需要更高效、高质量地传播博物馆的信息和文化,扩大博物馆的文化教育传播的社会功能,增强自己的文化影响力,从“重心落于数字采集、保存忽视展示传播”转变到“重视参观者需求和其社会文化影响力”。博物馆的需求也促使了移动端的介入。数字博物馆的“移动化趋势”就是在人信息需求、移动数字展示技术成熟、博物馆的文化传播需求的背景下形成的。(3)移动数字博物馆信息传达交互方式“再设计”信息时代手机媒介普及背景下,信息膨胀和信息获取传达交互方式不平衡关系造成人的信息诉求无法被满足;尤其是博物馆这种传统文化信息传播和教育媒介,要通过交互“再设计”,平衡信息内容和信息诉求关系。数字博物馆还处于“移动化”趋势的初期,博物馆“移动化”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移动载体的特性,只是简单地将文字图片信息从实体载体(如图文版)和pc载体(如网页)展示在移动屏幕上。移动载体之所以能够满足参观者新的需求,就是因为它的移动性、互动性、多样性等特性,要充分挖掘这些特性才能用“移动”载体真正解决新的需求。如图1.4所示,博物馆“移动化”趋势下,面对博物馆众多文化信息和用户新的需求,充分考虑移动载体特性的交互设计迫在眉睫。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 国外移动端数字博物馆发展
国外移动端数字博物馆分为三个阶段:尝试期、发展期、逐渐成熟期。尝试阶段主要是通过信息和移动载体的直接结合,将传统数字博物馆中的直接导入移动端,没有依据移动端展示信息技术的特征而进行信息交互的设计。随着移动端展示信息技术的成熟,发现第一阶段的信息交互展示方式并不能高效传达信息,开始利用移动载体传达信息的特殊性进行信息展示方式的再设计。探索和逐渐成熟阶段,移动数字博物馆更加注重用户需求,从用户需求出发,进行博物馆信息提取和设计,发展出多种移动数字博物馆类型:数字导览类、文化了解类、游戏类等,除了向公众提供信息,而且可以提供辅助博物馆参观旅游的功能,实现博物馆空间的扩张。
(2)国内移动端数字博物馆发展移动数字博物馆是从传统数字博物馆发展而来,传统数字博物馆是移动数字博物馆的基础,我国传统数字博物馆向移动数字博物馆的转变经历了直接转换阶段、尝试阶段、探索阶段。
1)直接转化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博物馆信息开始和移动媒介的结合,这一阶段移动智能设备开始普及,人们用移动端查看博物馆信息需求越来越大。博物馆开始信息媒介的转换,将博物馆网页的图文直接转换到移动端中。“沈阳故宫”APP是这个阶段的典型:如图1.5为主要界面,信息分类构架和博物馆一样,导览地图是静态不可互动的图片,馆藏文物展示也和博物馆网页相同,静态单角度图片,文化解读采用单纯的文字形式。总体来看,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内容不变直接转换移动载体、未考虑载体特征、信息交互方式是点击跳转图文形式。
2)尝试阶段:直接载体转换简单的图文信息并不能满足参观者的需求,简单的图文信息传达太弱,加上界面粗糙大部分用户没用耐心去仔细阅读解读内容。博物馆开始根据转化到移动载体的文化内容开始尝试合适的信息展示方式。典型代表是“辽宁博物馆”APP,如图1.6,信息内容构架按照参观前准备和参观时导览构建,导览路线由一张静态地图转变成可选择不同部分,可点击地图上的标识进行文物解读,文物解读增加了语音播报的维度,整体来看,移动数字博物馆的可互动性增强,增加了信息维度。
3) 探索阶段:由转化内容展现载体和形式,探索适合移动载体的内容形式,开始 从数字博物馆流程的上游探索,从文化提取开始,寻找适合移动载体展现的内容。这方面的代表是北京故宫一系列 APP,以“故宫陶瓷馆为例”,主题围绕陶瓷器物的展示, 具有横向对比展示的功能。器物展示映射现实展示环境渲染气氛,文物能够 360 度查看,文化讲解采用文字加语音的方式,总体来看,这阶段的特征是主题性强、信息传达颗粒度更细致。
总之,我国移动数字博物馆的发展还没有走向成熟的阶段,除了北京故宫走在了移动数字博物馆的探索的前列,其余博物馆大都处于尝试阶段,尤其是沈阳地区,移动化和地域博物馆文化的结合还处于初步阶段。
移动端数字博物馆交互设计的影响因素
移动数字博物馆交互设计影响因素包括人(参观者)、实体博物馆和移动载体。
(1)人因——用户需求和痛点移动数字博物馆是在实体博物馆参观过程问题中应运而生,参观的主体就是人,参观者在实际参观中遇到的痛点是就是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就是要用一定的功能模块去解决这些痛点。移动数字博物馆展示信息内容是由用户需求,用户需要什么信息内容,直接影响提取展示什么样的信息,信息展现的交互方式又要满足用户文化品位的情感诉求。用户参观行为、参观过程直接影响了移动数字博物馆的使用流程,数字博物馆介入的传统参观过程可提升的环节,产生新的参观流程,就是移动数字博物馆的使用流程。具体的人因调研和分析在文章第三章中展开。
(2)物因——博物馆文化内容和特征真实映射:移动数字博物馆的“辅助参观”的功能目标决定了,移动数字博物馆应是实体博物馆的数字映射,其视觉设计、交互方式都应映射实体博物馆的文化特征,唤起用户真的参观体验。信息内容特征:博物馆的路线信息、文物信息、环境信息内容和特征直接影响了用户和信息的交互方式。“内容决定形式”,充分挖掘实体博物馆的文化内容,才能更好地发掘,传达给参观者。文化特征:用户参观博物馆重要目的就是品位博物馆的个性文化,数字博物馆作为实体博物馆的映射,必须有极强的个性特征反应是实体博物馆的文化特征。具体的沈阳故宫的文化内容、文化特征分析提取将在第四章展开。
(3)载体因子——移动载体信息特征和技术可行性移动载体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移动数字博物馆的设计和实现。一是利用移动载体的特征提升信息交互方式,调动参观主体,用移动端的特征去弥补传统参观的痛点。二是移动载体技术,直接影响了数字博物馆实现的可行性。移动数字博物馆是解决实际问题,利用现有的移动信息技术实现(GPS技术、数字展示技术、计算机代码实现技术等),落实考察技术可行性。并且通过技术实现让用户体验测试,再反馈到设计。在实现中考察设计本身,优化设计。具体的载体技术可行性将在第五章方案设计后考察展开。
移动数字博物馆具有如下特征:
(1)多种操作——互动性互动性是移动数字媒介的重要特征,移动数字博物馆的交互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参观者和移动平台的互动,通过多维度操作进行线路规划、文化讲解等;一是博物馆管理方和移动平台的活动,根据用户需求,上传博物馆信息。
(2)移动性——实时性实时性是基于移动性的结果,博物馆参观的过程,人的参观需求、参观情景都是在变的,移动端的优势在于实时反馈信息,贯穿整个参观过程,实时反馈路线、文化讲解信息。
(3)感知集成——反馈性移动载体上集成有多种感知技术,能够对参观者位置、周边环境和用户状态进行感知,基于仓管情景反馈需求信息
(4)多种信息——系统性博物馆网页、固定屏幕路线、文化讲解数字装置这些传统数字博物馆最大问题是不具有系统性,没有将过重功能整合在一起。移动端将文化、路线、文化讲解信整合到一个平台中称为一个整体,具有系统性。
(5)展示集成——多维度性移动载体出了集成多种感知技术,还具有多维度信息展示技术,刺激用户多种感官,增强信息的立体性,提高信息传达效率,提升情感体验。
(6)普及性——个性化移动设备的普及性是移动数字博物个性化的基础,移动数字博物馆根据用户的参观目的选择以及情景感知,展示用户最需要的个性化信息。综上所述,移动数字博物馆交互设计研究就是要充分利用移动载体的最大特性移动性、实时性、反馈性,用多种交互方式和多维度信息满足参观者的个性化需求。
移动端数字博物馆交互方式调研思路
(1)调研方向调研方向也围绕“辅助了解参观博物馆——数字导览”的实现展开,考察导览路线的规划和指示的交互方式为主,文化讲解和文化展示的方式为辅,就是如何清晰生动地传达博物馆路线,并在过程中巧妙地穿插文化讲解和互动展示。
(2)调研内容从人、移动数字博物馆、实体博物馆三者之间关系分析调研。文化内容和特征提取方式:从实体博物馆信息到载体信息,就是如何将实体博物馆的导览路线、环境馆藏展示、文化解读等信息,文化提取整合后成为符合移动载体展示信息要求,经过信息可互动化、动态化、多维度化加工,变成符合用户需求的信息形式。数字博物馆的个体特征:从实体博物馆的文化特征到移动数字博物馆的特征,如何将数字博物馆的文化特征融入移动端视觉、交互方式等方面,让移动数字博物馆具有个体深厚的文化烙印。用户需求和数字博物馆的功能模块关系:针对“辅助参观博物馆”用户对移动数字博物馆的需求是什么,以及如何用功能模块去满足这些需求。用户互动方式及效果:如何让用户在与载体信息互动方式过程中,达到满足信息的实际需求和文化品位的情感需求。信息互动是否调动了多种用户感知方式,达到文化品位的情感需求。载体技术特征的运用:实体博物馆文化信息展示符合本身的载体特征,这些信息转化到移动载体的时候,如何利用移动载体特征和技术达到信息的动态化、可互动化等。
(3)调查对象以两种典型实现“数字导览”功能的移动数字博物馆为调查对象,北京故宫导游机、三毛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