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需要人们解决、优化的社会或环境问题日益复杂。在无障碍设计方面,由于国家已经在建筑规划、建筑建设标准、残疾人保护等相关条例当中明确规定了无障碍建设的要求与规范,公共建筑无障碍环境得到了良好地实施与建造。随着残疾用户的马斯诺需求层次不断上升,目前残疾人在博物馆这种公共区域的出行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不再是建筑环境无障碍建设问题,而是残疾用户在博物馆环境当中与其他行动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障碍问题——无障碍交互问题。残疾人在访问博物馆期间所面临的不只是展品的眼神交流,还有更多的人与非人的对象。因此,行动者网络理论的介入可以将博物馆观展体验中所涉及到的的利益相关者网络化,有利于观察并描述残障观展用户核心行动者与其他行动者在博物馆观展场景中的实践关系,在一个动态变化的网络当中,观察残疾人与人、与环境的关系,并解决他们之间的互动问题,最终提高残疾人在信息交流、在环境获取信息的便利性,以一个更丰富的展览体验满足他们心理需求。
物联网融入智能生活并促进智慧博物馆的发展
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是由多种连接网络的设备集合而成的设备群体,传统的嵌入式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控制系统、自动化技术帮助了人、机、物互联互通的物联网的发展,有效减少或简化了不必要的人机交互过程。因此,目前物联网设备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消费市场、商业、工业和基础设施空间。对于社会发展来说,物联网属于中国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20年为止,《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指出,我国的互联网普及率为64.5%。相比日韩等发达国家100%互联网普及率,中国互联网网民数量与网络基础设施覆盖率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其次,从资源消耗角度来说,我国由于庞大的人口体系,有着极高的资源消耗速度。物联网设备可以将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连接,用数字化的手段动态调整物质与能源的利用方式,降低资源损耗,实现更加高效的资源管理。对于消费者来说,物联网技术加快了包括车联网、智能可穿戴、互联健康、智能家庭等领域在内的数字化生活建设。老年人护理是智能家居的主要应用方向之一,其中有众多物联网设备参与,可以分为基本需求型设备和护理需求型设备。基本型需求的物联网设备是家庭自动化大概念的其中一部分,包括了照明、供暖、空调、媒体和安全系统。此类物联网设备通过自动控制电子产品的开关来节省能源、创造用电用气的安全环境。护理需求型设备可以从五感及行动力方面,为残疾用户及老年用户提供辅助技术协助。例如,有视力限制的用户可以通过语音交互的方式控制家用设备;有行动力限制的用户可以通过语音、触控交互的方式控制产品的位移以及自身的移动;有听力限制的用户可以将人工耳蜗或震动提醒器与家庭安全系统连接,以获取安全信息;有持续健康监测的用户可以配置特殊的传感器,监测跌倒、发病等紧急情况。通过各类型物联网设备的协作,智能家居可以为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用户提供更高的生活质量和行动权利。智慧博物馆的建设可以为普通观展用户及残障观展用户提供更多个性化基础服务,尤其是基于地理位置的信息服务。在智慧博物馆建设当中,物联网平台和设备是智慧物联网体系建设中的必要技术基础,而智慧博物馆正是以用户为中心,关联用户、展品、数字化数据这三大要素的关键行动者,这也为智慧博物馆的设计与实施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战,需要深入探讨、努力尝试才能取得可观的社会共创和技术应用经验。
博物馆在城市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
向城市居民普及学术教育是博物馆的基础职能随着城市发展的进程,博物馆在半个世纪中的职能在不断转变,从单一国家意志宣传记录的空间,逐步转向多远开放的文化综合服务空间。在这样的综合空间中,以记忆性的事件为线索、以历史性的佐证资源作为依据,深化人类历史与回忆,搭建起社会、政府、历史事件与大众群体交流的桥梁,满足市民的知识普及、文化传承的诉求。因此,现代博物馆最重要的职能就是链接学习、社区,将文化学术研究向市民普及,以便提升市民的整体素养、让文化能更好的传承下去。更进一步的,众多博物馆将学术研究、文化创新、市民教育融为一体,形成了具有独特博物风格的品牌特色。
博物馆是体现城市文化的重要公共空间
中国地域辽阔,每个城市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沉淀了独特的城市文化。城市文化,指的是市民的社会活动中的各种有形的物质形态载体和非物质的意识形态载体的集合,犹如“城市灵魂”。在每座城市的文化气息影响下,居民的日常生活受到了人文要素的影响并逐步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和行为模式,每座城市当中的各类博物馆就成为了各个城市中人文要素与文化沉淀的重要展示渠道,是城市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博物馆可以看做一座城市的人文要素形象和文化名片
在现代城市中,城市公共空间具有包容性、公益性、象征性等特点,各类型的人际交流高频率地发生于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公共空间所呈现出的形象又取决于影响城市增长模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组成结构的变化。因此,公共空间的形态就是城市形态的缩影:第一,从物理空间的角度,博物馆自身的建筑立面与广场、内部空间与展品等实体,形成了这个博物馆公共空间的物理形象;第二,从精神空间的维度,博物馆通过策展立意、弱势群体关怀、多语言支持等方面,组成了博物馆对待访客的个体意识,一方面,这个个体意识往往是该城市居民的文化精神与意识形态的直接体现;另一方面,访客可以通过博物馆了解关于这座城市的历史与过去、文化与传统。因此,博物馆的物理与精神空间能够体现出城市文明元素的特质,而城市博物馆就是一座域市特有的文化名片。
我国残疾人口呈现老龄化趋势
根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信息中心数据,我国残疾人年龄金字塔如图1.1,中国残疾人口库的数据表明,介于35-60岁之间的中老年和中青年是最广泛的残疾群体。2018年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明确指出了残疾标准:“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老龄化是当今全球最普遍的社会问题,我国残疾人口也正在向老龄化方向发展。随着中国青壮年比例的减少、老龄化的程度加深,整体中国居民身体机能平均水平将下滑,会给医疗行业、社会福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更多挑战。从微观角度来说,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增长,个体的各项身体机能减弱导致日常生活活动受到一定限制,未来青年的赡老压力随之增大。此外,目前新一代的中老年人对老年大学中的持续性学习、社区公共文化活动、文娱休闲等消费公共服务更感兴趣。因此,社会服务的倾向会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而变化,对娱乐性公共服务的需求会不断增加。为了更好提升老年和残疾群体的出行生理体验与心理体验,残疾人娱乐化出行方式的研究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
无障碍博物馆研究现状
原文化部、原国家旅游局于2019年重组为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直接促进了我国旅游行业在文化传播角度的发展,出台的《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政策意见,为运用文化内容提升旅游内涵、运用旅游方式传播文化要素提供了制度支撑。《国家宝藏》等中华文化传播的电视节目也为城市博物馆带来了巨大的流量,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博物馆与博物文化,营造了良好的文化共享环境氛围。但在残疾人尝试融入社会文化交流过程中,遇到的不仅是建筑设施等硬件障碍的问题,也有残疾人在追求平等受教育权利、自由独立生活的美好目标时遇到的阻碍。随着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出台,国内各大博物馆和更多文化机构开始关注残障群体的服务需求,主要在环境、信息和态度三个层面做出了无障碍服务的建设,包括标准坡道、标准化无障碍通道、盲道、可搭载轮椅的升降电梯、无障碍卫生间、提供残疾人轮椅和童车租借、手语导览、盲人阅览室等。2016-2017年间,有部分学者对博物馆无障碍设施使用者的生理及心理需求进行了研究。沈裔在《基于Kano模型的展览导览系统无障碍设计研究》中提出了展览空间无障碍建设过程中的推广难题有两个原因,即普及无障碍设计观念的缺乏和无障碍设计不止适用于残疾人群体,还倡导关爱、重视社会弱势群体的特殊要求,开发满足所有使用者需求的包容性产品。
近年来,研究人员关注的重点逐渐转移到了基于情感及人性的无障碍需求研究上。2019年,李鑫为了让残障用户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角度出发,对北京市的各类博物馆进行了田野调查,并以首都博物馆为例展示了博物馆内的各类无障碍硬件设施。他在研究中发现了两大类问题,第一大类是硬件无障碍设施如升降电梯等,仅满足了下肢残障用户的行动需求,忽视了如老人、视觉障碍、听力障碍等其他弱势群体的无障碍需求。第二大类是软件方面的信息无障碍需求,如语音导览服务覆盖率低,残障用户获取信息难度大,因此博物馆应当为残障用户提供更流畅的无障碍信息获取方式。在以上两类发现的问题基础上,李鑫提出了针对两类问题的解决方案:第一,针对不同类型的弱势群体提供针对性的无障碍服务,例如视障观展用户可以提供语音导览服务,听觉障碍观展用户可以提供手语引导服务,针对老人观展群体馆内应当设置更多休息平台和空间等;第二,从软性服务的角度提出博物馆应当友好的接纳不同种类的弱势群体,并定期积极组织各类弱势群体的观展或文化体验活动,让博物馆的职能更加丰富,成为一个生活交流的平台。随着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出台,国内各大博物馆和更多文化机构开始关注残障群体的服务需求,国内博物馆主要在环境、信息和态度三个层面做出了无障碍服务的建设。在信息层面提出可以利用智能设备为残障用户提供相应的信息辅助支持,并在应用设计时,尽量不要把文字都变成图片,使用文本工具书写可以使这些信息变成可转语音的文本信息。
博物馆无障碍研究现状总结:随着我国的无障碍建设发展,博物馆不仅是一个保存历史文物的场所,更是一个公共文化教育平台,可以让社会中各类型的群体都有机会参与到文化交流当中,这样的博物馆建设目标体现了博物馆管理人员的社会责任感。通过横向与纵向的对比研究发现,我国博物馆在无障碍设施建设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早期的博物馆无障碍设计研究多从建筑无障碍体系出发,对国家的无障碍设施规范进行解析并提出了博物馆无障碍展览设计策略,即博物馆管理人员应当将建立无障碍体验环境为己任,充分构建博物馆建筑环境无障碍、馆内出行无障碍、馆内信息互动无障碍等,转变为了无障碍设施体验的研究,进一步进入了情感与需求的无障碍研究。但是,服务与交互无障碍体验的研究领域目前处于比较空缺的状态,如残障用户参观博物馆过程中的导览交互体系、公共建筑中的公共出行场景研究、无障碍信息化匮乏等方面,在未来需要有更多研究者做出具体的调研分析与策略输出。
博物馆数字化设计领域研究现状
除传统的无障碍建设外,博物馆中的数字化展示设计也是近年的新研究热点。在中 国知网中对关键词 “博物馆”与“数字化”交集运算得到 625 篇文献,主要的研究主 题为“数字化建设”、“数据处理”、“藏品管理”等方面,检索日期为 2020 年 2 月 15 日。 随着近年数字科技的发展与成本的下降,传统博物馆的数字化改造文献数量逐年增加。
研究意义
当今时代,需要人类解决、优化的社会或环境问题日益复杂,残疾用户的马斯诺需求层次也不断上升。设计在近年的学科建设中不断理论化、科学化,在无障碍设计方面,由于国家已经在建筑规划、建筑建设标准、残疾人保护的相关条例当中明确规定了无障碍建设的要求与规范,公共建筑环境在建造过程中也得到了良好地执行。因此,目前残疾人在博物馆这种公共区域的出行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不再是建筑环境无障碍建设问题,而是残疾用户在博物馆环境当中与其他行动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障碍问题——无障碍交互问题。本研究提出的交互无障碍议题涵盖了视觉、空间、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因为残疾人在访问博物馆期间所面临的不只是展品的眼神交流,还有更多的人与非人的对象。由于传统设计方法难以解决此类的社会杂合体问题,因此,引入行动者网络理论将十分必要。行动者网络理论的介入可以将博物馆观展体验中所涉及到的的利益相关者网络化,并指导设计策略的提出。通过转译,将解决问题、构建产品的过程描述为一个利益相关者互相促进的动态的网络建构过程。在多样复杂的交流对象环境下、在一个动态变化的网络当中,观察残疾人与人、与环境的关系,并解决他们之间的互动问题。从而保障残疾人平等地获取知识的权利、平等受教育权利,最终提高残疾人在信息交流、在环境获取信息的便利性,以一个更丰富的展览体验满足他们心理需求。在学术层面,本文将科学技术、自然与社会等行动者混合在一起,包括残障观展用户、地方博物馆、博物馆服务人员、非政府残疾人组织、地方公共文化和教育服务中心等相关的政府部门,让人与非人的行动者介入到设计网络当中,在整个交互无障碍出行系统之中平等的、无偏见的发挥稳定化作用。帮助残障观展用户构建适应性的出行系统,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在实践层面,让行动者参与设计共创,用关系网络的优化促进出行系统的自驱动进化过程,让残障观展用户在协同创新自己的出行生活的同时,提升自我满足感,从而促进与自然与人文社会的连接与沟通,提高其社会参与感和社会包容性,缓解因缺乏教育、社交等带来的高龄身体机能老化的一系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