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导览是一种以语言声音为主要沟通手段的导览方式,被广泛应用于现今的博物馆和旅游业中,已经成为了博物馆中最普遍和常见的一种导览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对语音导览的不断认识,语音导览已经完成了从人工到智能媒体的发展和转变。人工语音导览在其互动性上略胜电子语音导览一筹,而电子语音导览却有着人工语音导览所无法带来的自由感,两者都有着与众不同的优点,和不可避免的缺点,因此对于它们的应用应该互为补充,在研究语音导览时,也不应该只局限于电子语音导览,而应该在广义上研究一切以语音作为主要手段的导览方式,包括人工语音导览和电子语音导览,以及电子语音导览下的分支导览方式,比如:微信导览,这样才能对整个博物馆的语音导览系统进行最优的统筹和组合。
一、现代博物馆的功能转变
博物馆的出现和发展可以说是随着人类的繁衍和发展应运而生的。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馆"缪斯神庙( mo u s e i o n )",即亚历山大博学院,建造于公元前290年,因此至今博物馆仍被称为"museum"。早在公元前1世纪,亚历山大博学院中就己收藏50万卷作家 、诗人、历史学家、哲学家、其他学者的手写本,包括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部分手稿。而我国的殷商时代,商族的王室、贵族就有了把祭品与宝物集中贬存于宗庙的习俗。到了周代这种习俗不但没有淫没,周天子还专口设置了专职官员管理送些文物珍品,并建造 "天府"、"玉府" 用贬藏文物。汉朝也将珍贵的文物和书简藏于"天禄"、"石渠"、"兰台"。公元前五世纪在山东曲阜建造的孔庙更是我国最早的纪念型博物馆。由此可见,博物馆的萌芽和产生,是源于人类对物品收藏、纪念的意识和行为 。
除了收藏外,博物馆的教育职能也可以追溯到博物馆发展的初期,比如在亚历山大博学院的讲演堂里学者们慷慨激昂的发表演说 ,公布自己的学术见解和科研成果,他们的侃侃而谈传播了科学文化知识、启迪民众的智慧、传递了科学技术信息。在近代,1753年,大英博物馆就是在"保存和造释人类历史"的宗旨下建立起来的;无独有偶,1846年美国史密森博物学院成立的使命为"增长知识,传播知识";建立于1937年的法国发现宫作为世界上最知名的科技馆之一 ,其教育使命是 :唤起社会大众对科技发展的关心,发扬科学精神,培养严谨、精密 、真实、批评和自由思考的科学态度,引导青少年发展科学能力和兴趣,协助民众以健全的态度去适应现代科技新世界。尽管博物馆的教育职能一直以来都与博物馆的发展相依相伴,但是直到20世纪,全球博物馆还在普遍强调对藏品的收集,教育功能仍处于次要地位。只在近几十年来博物馆的教育角色才逐渐的为人们所重视。1 9 93 年 版的 《 中国大百 科全书*文博卷》中对博物馆仍是如此定义: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和科学研巧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通过征集收藏文物、标本、进行科学研究 ,举办陈列展览传播历史和科学文化知识,对人民群众进行爱过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可见,那时的博物馆还仍以收藏和研究为主要的业务方向。时至今日,教育服务功能已经成为大部分机构的核屯、工作并贯穿于各项活动中。在2014年 11月23日,中国博物馆协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4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中,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在致辞中强调,博物馆服务社会的功能在日益凸显,以陈列 展览和社会教育为核也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正发挥着日益重要 的作用。博物馆展览展示和教育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感受文化与艺术的气息,获取科学与自然的知识,领受社会与人文的教益。而2015年出台的《博物馆条例》 更是首次将教育功能摆在了博物馆工作的第一位。在《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二条就明确:"本条例所称博物馆,是指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博物馆的工作重也已经开始了从收藏"物"到服务"人"的转变。基于最新的条例,我们再来解读大百科全书中的定义,就可以清楚地归纳为博物馆是通过对文物及标本的收藏、陈列 、宣教,来达到对民众教育的机构。也就是说博物馆的研究对象是文物、标本,手段是收藏、陈列、宣教,而其最终目的是教育。既然博物馆存在的最终意义是达到教育的目的,那么如何通过导览使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呢?这是笔者想要通过对语音导览的研究来进一步分析的问题 。
二、 研究语音导览的意义
博物馆的导览的方式主要可以分为两个大类:语音导览和文字导览。其中语音导览可以包括:人工语音导览和电子语音导览,而文字导览可以分为:展板导览、展品介绍折页导览、和展品图册导览等导览方式。再这样广泛的导览方式中笔者为什么要选择语音导览来研究主要有W下H点原因:第一,语音导览是博物馆宣教中一种最为普遍的方式,并且相较于文字导览而言,观众更愿意选择语音导览。文化总以—种人们最容易接受的形式在传播着。纵观整个中国文化史,唐诗宋词吹散了先秦散文,明清小说掩盖了唐诗宋词,而电影潮流又煙没了小说文学,每一次文化形式的更替,都朝着更浅显易懂、更能为普罗大众所接受的方向前进。一方面,语音导览相较于静态的文字导览而言,能够更加轻松的让观众接受。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潮流下,现代人已经大踏步地进入了读图时代乃至于视频时代,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已经不能满足于通过文字阅读这种低效的方式来获取知识了,大家更乐意选取一种高效、轻松的方式来帮助他们在参观博物馆的同时来获取信息。另一方面,语音导览的教育效果更可观。文字导览的直观性和冲击性都要低于语音导览,语音导览可以实现参观与导览同步进行。观众在一边也赏文物的同时一边对照语音讲解,要比先看文物再看展板,或是先看展板在比对文物要直观得多,印象也会深刻一点。因此,既然语音导览具有成为主流导览方式的趋势,那么它就有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第二,语音导览的方式仍在不断的发展。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语音导览的方式发展出了人工语音导览、按键式语音导览、博客下载式语音导览化及多媒体导览PDA等等方式,并且这种发展将持续不断的进行下去。在这么丰富的选择下,有的博物馆择一而用,有的博物馆多管齐下,各种方式各有所长。而到底哪种导览方法效果最佳?哪几种导览方法相组合信价比最高?这些问题我们都不得而知。博物馆该如何选择语音导览的方式,该对其进行怎样的组合,又该如何对这个部分进行资源配置,都依赖于对现有的语音导览使用情况进行调査分析。所以,为了给今后的博物馆提供参考,对语音导览在实践中的运用进行研巧很有必要。第兰,学术界对语音导览问题研究较少。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一本系统探讨语音导览问题的专著。而国内许多关于博物馆的专著大多写于七、八十年代,这些专著中有在讲到博物馆教育、讲解时目光大多还停留在人工语音讲解这个部分上,少有提及电子语音导览问题的。近几年有一些文章研究了语音导览的各方面的问题,但是都不系统,而且比较简单。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作一篇专文,以弥补这个领域的空白。
第二节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聚焦于"博物馆语音导览"上,然而巧竟什么是"语音导览"呢?一提起"语音导览"大部分人就会想起一个黑色的小盒子,有的状似收音机,有的状似手机,连接着一条耳机,可以挂在脖子上的电子工具,俗称语音导览机或是电子讲解器。那么语音导览是否可等同于语音导览机,亦或是电子导览系统呢?成明先生在《电子导览系统在博物馆中的应用》一文中对电子导览系统有着如此的描述:电子导览系统是一种采用科技化手段,用随身电子设备模仿人工讲解和人工导游的新型导览方式。具有费用低、多语种、自主性强、解说规范、环保等诸多优点,己在世界上各名胜古迹、博物馆、美术馆、芝术馆被大量采用。有了电子导览系统,让参观者或游客可自主支配游览过程,身临其境地收听高质量的讲解和多语种的服务,得到有深度的知性感受,达到公众教育传播文化的目的。可见电子导览系统可W说是一种语音导览方式中的一种,其与语音导览的关系应该是语音导览包含了电子语音导览,而不能是简单的相等关系。
既然电子语音导览只能是语音导览中的一种方式,那么就意味着语音导览还有其他的方式。在往的学术研巧中从来没有人将人工讲解归置于语音导览之中,而笔者则认为,语音导览应该是指W语音作为主要导览手段的导览方式,其中既包括了电子语音导览(或者称为电子语音导览)还应该包括传统的人工语音导览。为什么如此定义呢?因为我们传统的人工语音导览实际上就是以语音作为第一主要的传播载体而存在的一种导览方式。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最直接的沟通交流工具,即便在人工导览的过程中会惨杂不少的肢体语言来帮助讲解者的表达,但是不可否认语音还是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而电子语音导览也是通过语音来对展览进行解释说明的,因此电子语音导览与人工导览之间存在之高度的统一性,电子语音导览是人工导览的一种再现,而人工导览是电子语音导览的一种活化。所以说本文中所说的语音导览绝不仅仅是电子语音导览还包括了人工语音导览。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电子语音导览也不仅仅只是指语音讲解器,也不得不包括智能手机和其他的多媒体电子设备。简单的总结一下就是语音导览包括了人工导览和电子语音导览,而电子语音导览还包括语音导览器导览和多媒体导览。
二、研究内容
语音导览技术在科技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中早已衍生出了各式各样技术手段,本文首先将人工语>音导览归入了语音导览的范畴之中,不再将人工语音导览和电子语音导览孤立开来。这样便于从宏观上来研究博物馆中语音导览系统的的设置情况。研巧的最终目的是根据实地调査掌握南京博物院对人工语音导览、语音导览器导览和微信导览H种不同的导览方式设计现状,并对此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其中优劣之处,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三、研究方法
由于语音导览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研巧对象,所以绝不能仅仅立足于理论对博物馆语音导览的进行研究,这样终究不过是隔靴搔痒不能直击目标。因此本文将采取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主要依靠以下几种途径:1、通过对博物馆讲解的理论研究,总结博物馆讲解的注意事项。并依据这些理论,分析南京博物院中语音讲解设置情况的优劣。2、通过对南京博物院语音导览系统的多次实地调査获得较为客观、准确的语音导览系统的现有设备和使用信息。运用这些信息,对比理论研究的标准,总结南京博物院语音导览系统中的缺失。3、借鉴国内优秀案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实际出发,立足南京博物院现有资源,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
第三节国内外研究现状
语音导览在博物馆的运作中是属于宣教与社会服务范畴的,其目的又是要实现对陈列展党的解释说明,对博物馆研究人员的研巧成果的宣传,对狂会公众的教育。因此语音导觉已然成为了现代博物馆教育的主要手段,在博物馆、展览中运用甚广。
语音导览最早就产生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最早的语音导览器也是美国人发明的,因此国外对语音导览也颇有研究,很多博物馆学的专著中都为语音导览在博物馆中的应用专口设立了章节,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也有许多学者对智能多媒体终端上的语音导览软件设计与开发进行很多研究。不过将对语音导览的研巧作为专著发表的却是少之又少。国内倒有不少学者研巧过相关的内容,目前对语音导览的研究主要分为几类:第一类为研究观众对语音导览的需求,如:张茜等人在《游客对电子语音导览的需求研究—以湖南省博物馆为例》中就涉及到了观众对电子语音导览的需求的研究并得出了,(1)游客对电子语音导览的需求很高(2)女性游客电子语音导览各要素的需求高于男性游客(3)越年轻的、家庭结构为单身的游客对电子语音导览各要素的需求越高;而陪同参观的人数较多时,游客对电子语音导览的需求较低,这样几个结论。第二类为博物馆应该如何应用语音导览技术。如:叶蔵的论文《语音导览:服务中的"角色扮演"》是从语音导览在博物馆的宣传教育职能中的定位来着笔,来反思语音导览器使用频率不断下滑的原因。及肖构所写的《论中国航海博物馆语音导览设置》就是就中国航海博物馆的语音导览设置来讨论语音导览在博物馆中的运用的。第H类是从纯技术的角度来研究语音导览技术的。如:杨瑞柱等人所著的《一种语音导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和褚逊所写的《关于博物馆微信智能导览平台研充与设计一以吉林省博物院为例》都是纯粹的在技术层面上论述了语音导览系统的设计与实践。
第四节、语音导览发展历程
语音导览在最开始发展的时候只存在人工语音导览的形式,但是他的发展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亚历山大的博学院时期,正如前文所讲当时就己经设有讲演堂,学者可以在讲演堂中发表自己的学术成果。而在我国,周代就己经设有"春官"一职,专管收藏王室宝物的祖庙,而"春官"在向周王及其大臣介绍宝物时就是充当了讲解员一职,可以说这就是我国讲解的萌芽状态。学术界公认的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讲解最早见于19世纪末。1906年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喀什设立讲解人员,称为Docent(讲师)。他们向参观者耐也讲述馆内陈列品的名称、性质、时代等相关知识的辅导参观讲解方式,受到大家的欢迎和认可,也引起了博物馆界的重视和效仿。我国最早提倡讲解服务的,是南通博物苑的创建者张蹇。他认为对待讲解员应"遵派视察员,招待员,用为纠监导观之助"。而后国内时局动荡,1936年 ̄1949年期间我国博物馆的讲解工作基本处于一个棄乱阶段,讲解人员都是临时抽调。直到1949年7月7日,新中国成立前夕最早建成开放的东北博物馆(今迁宁省博物馆)开馆,才正式招收讲解员,成立讲解组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之前第一支专业的讲解队。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语音导览也从单一的人工导览,演进为人工语音导览于电子语音导览并存的局面。电子语音导览来源于英语中的AudioTour。最早是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美国发明的一种技术。1957年,随着罗斯福总统的去世,罗斯福总统故居的参观者络绎不绝。其遗痛埃莉诺.罗斯福每天为观众讲解,渐渐的力不从也。为了减轻埃莉诺的辛劳,有人提出用刚刚发明不久的录音机,把埃莉诺的讲解录下来,让访客自己听录音机 。 电子语音导览就此诞生。
就目前来看,电子语音导览的发展历经了四个阶段:磁带机时代、MP3时代、MP4时代和智能手机时代。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台语音导览设备。1959年,美国凤凰城历史博物馆率先使用了第一代磁带录入式语音导览器,从而开启了语音导览器在现代博物馆中的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一些语音导览设备开始采用便携式CD随身听。九十年代后期,随着MP3技术的发展成熟,导览机转变为MP3基础上的数码技术,并一直沿用至今。后来,随着MP4视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语音导览设备,人们可直接通过视频、画面来了解博物馆的一切,更具有直观性。而现巧语音导览技术己经使用了多媒体技术和智能手机,应用的领域更是扩大到文化博物馆旅游景点之外,包括企业的参观、商业展会的导觉,都在使用这个技术。城市观光的导览也非常普遍地采用语音导览设各。语音导览技术与智能手机的相结合开启了语音导览技术的"移动电子时代",并成为了将来博物馆语音导览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1987年,美国的专业语音导览公司进入中国,与故宫合作,使用美国的语音导览设备,把故宫的介绍录制后,提供给中外游客听。最早的解说词是著名艺术家英若诚讲的,婚媽动人。近年来,随着我国博物馆服务理念的不断更新,语音导览器开始被应用于各类博物馆中。语音导览技术在博物馆的应用使得语音导览器在讲解方面与传统的人工讲解互相补充,语音导览设备轻巧方便且易于携带,非常适合个体观众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性地龄听讲解,这就区别于传统的人工讲解。至此,人工语音导览和电子语音导览共同存在于国内大小博物馆中,共同发展,相辅相成。